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2460章

第2460章

    ??清苑城中,四品以上官员不少,可四品以下的官员更多。

    ??在他们眼中,总督府门第太高,想要攀附也是无门。以他们的品级与身份,除了三节两寿去总督府送礼外,也没有别的机会进总督府。

    ??可是,眼下却有了一个好机会。

    ??总督府几位公子,入学莲花书院。虽说过年时,就有消息传出来,可大家听了都半信半疑。

    ??等到总督府太夫人一行到了,几位公子去书院拜见了山长,众人才确定这不是笑谈。

    ??官场之上,“同窗”、“同年”、“同乡”是最重要的三条人脉。

    ??能够让自家子侄与总督公子、总督弟弟为“同窗”,对他们这些并无什么背景小官小吏来说,便是天大的机缘。

    ??一时之间,莲花书院,门庭若市。

    ??宋厚还罢,来清苑城的时间不长,找他说项的人有限。另一位徐山长,是清苑城本地人,走到哪里,都有着堵截,就是为了求一个入莲花书院读书的指标。

    ??即便是听说书院只收“寒门子弟”,条件不符要出“助学之资”,也挡不住众人的狂热。

    ??就像生怕送晚了,书院这边反悔似的,那些人直接将银子送到书院。

    ??不过数日功夫,书院这边接到报名的官宦子弟就超过百人。这还只是清苑城一地,直隶其他的地方也渐渐知晓莲花书院之名。

    ??共襄盛举的,不仅仅是官宦子弟。

    ??清苑当地的士绅,也都盯着这机缘。

    ??他们不敢去抢官宦子弟的名额,却是借着“大义”之名,逼着徐山长收学生。

    ??莲花书院最初,是由本地士绅捐建而成,没有道理将士绅子弟排除在学生之外。即便士绅子弟不符合“寒门学子”的条件,大不了也同官宦子弟一样,掏一笔助学之资便是。

    ??如此一来,不到半月的功夫,书院就收到“助学之资”超过十万两。随着莲花书院在直隶官场名声鹊起,这笔助学之资的数额还在增加……

    ??第1128章 莲花书院(中)

    ??莲花书院的助学之资虽源源不断的汇拢,可天佑他们几个又无学可上。

    ??冯传与徐山长哭笑不得,因为报名的官绅子弟太多,现下的校舍压根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原本想着先收一批学生开学,再扩建书院。可眼下许多人都是为了与总督府子弟攀附来读书的,谁肯做第二批?

    ??虽说书院现下有总督府庇护,可这办学之事,到底离不开地方官绅援手,他们两个也不好将人都得罪。

    ??无奈之下,只好由冯传出面,跟曹颙商量,让天佑等人延迟两月入学。至于几人的学业,则有冯传从京里请来的一个致仕翰林坐镇总督府教导。

    ??曹颙并没有异意,对于莲花书院一下子这么多官绅子弟报名,他也很吃惊。

    ??毕竟在这个时候,消息传递不如后世便利。随即他也就释然,清苑毕竟是督抚衙门所在,就同全国官场盯着京城一般,直隶官场大小官员也都盯着清苑……

    ??总督府,内宅。

    ??今日是“认亲”之日,却不是像谢天来之妻与朱之琏那样同姓同乡,结为干亲,而是高太君见朱之琏一家。

    ??谁也没想到,高太君之母,不是旁人,正是代王郡主。

    ??前朝末年战乱,代王郡主与家人离散在战火中,被高太君之父所救。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高太君正是两人长女。因郡主身份敏感,所以夫妻两人当成机密之事隐了下来。

    ??后来代王旁支子弟也被掠,入了镶白旗包衣,可高太君父母并没有出面认亲。

    ??康熙初年,朝廷对朱明后裔查的不那么严了,这支子弟从大同取了余下族人,代王郡主依旧没有认亲,只是对女儿提及自己身世。

    ??高太君前些日子在京城时,还不知代王后裔封侯承祭前朝皇陵之事;是到了直隶,朱侯夫人上门来请安时,她才知晓此事。

    ??待听说朱之琏这支就是顺治初年从大同迁到京城的代王亲族,老人家就多问了两句。却是正巧,朱之琏的曾祖父,正是过代王庶长子,高太君亲舅舅。因成年分府封爵,远离王府,反而在战乱中得以保全。

    ??论起亲戚来,已经出了五服,可高氏还是很高兴。

    ??在京城时,也曾有高氏族人听说她在曹府荣养,过去请安,可也都是隔房亲戚,又因往来的少,高太君与之都不算亲近。

    ??高太君怕给曹颙添麻烦,并没有直接认朱家为亲,而是先问了曹颙与李氏的意见。

    ??李氏晓得高太君同高氏族人并不亲近,要不然也不会将全部慈爱都给李家晚辈,心里愿意老人家多两门亲戚走动,好排解老人家晚年寂寞。可对方要是寻常人还好,这是前朝皇族后裔,又是儿子的属官,李氏还是遵从儿子意见。

    ??曹颙并无反对之意,就算对方身份敏感些,可亲戚关系这么远,就算认了,也不过是挂个名多个走动的人家,实不算什么。

    ??好几代人以上,毕竟是的八、九十年前的事,说不定在外人看来,这种出了服的亲戚,就如谢天来之妻认的干亲似的,不过是多个亲戚名分罢了。

    ??来直隶三月,曹颙对朱之琏的印象还算不错,并不反感多这一门亲戚。

    ??于是,这才有了今日总督府认亲之举。

    ??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以家宴的形式,请朱之琏一家过府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