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2759章

第2759章

    ??“臣朱厚照禀告上天,今我大明为南北长江之往来,开千古之先河、建万世之基业……奏请上天庇佑一切顺利,请江河之神灵予以方便……”

    ??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上天,现在大明为了便捷南北长江的交通往来,要在这长江上面修建大桥,希望上天能够抱有一切顺利,同时恳请长江里面的龙王啊、河神啊之类的给予方便,不要怪罪什么之类的。

    ??其实也就是古人很相信这个东西,天子在上天面前那都是臣子,要恭敬、要崇敬,做什么大事那都是要先向上天禀告,祈求获得准予和庇佑。

    ??对于长江里面的神灵也是给予尊重,请他们行方便之门,不要怪罪,不要闹事,让大桥顺利建成,年年都有祭祀,年年都有供奉的什么的。

    ??“嗯~”

    ??“有太子殿下亲自来向上天禀告,请求江河神灵行方便的话,这大桥肯定能够顺顺利利的建成。”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就是未来的天子,是代天守牧天下黎民百姓,那是上天之子。”

    ??“有他来祭祀的话,自然是一切顺利。”

    ??“那是当然,纵然是江河里面的龙王爷和河神,那也是要听话的。”

    ??随着朱厚照这边将祭文给念出来,然后郑重的将祭文扔进大鼎里面焚烧,刘晋也是能够听到周围的人在哪里纷纷点头。

    ??古代对这个太相信了。

    ??别说是在长江上面建大桥了,即便是京津地区建一栋大楼,那都是要选择吉日吉时进行开工,开工前同样要杀猪宰羊的进行祭祀。

    ??这开历史的先河在长江上面建大桥,举行如此隆重的祭祀和开工仪式,那也是非常正常和有必要的。

    ??甚至于现在太子亲自来向上天禀告,同时向长江里面神灵借方便,这也是让所有人都更加有信心了,觉得这个大桥必定可以顺顺利利的建成。

    ??还有什么祭祀比太子来祭祀更有用?

    ??要是换个普通人来祭祀主持开工典礼的话,大家心里面可能还不踏实,觉得份量不够的话,龙王爷和河神未必会给你面子。

    ??如果太子没来的话,这就要刘晋上去了。

    ??刘晋是状元郎,是天上的文曲星,他来的话,也是管用的。

    ??但太子来了,自然是最好的,大家的信心都增加了很多。

    ??“献祭!”

    ??很快,祭文烧完,伴随着一声令下。

    ??三头牛、六头猪、九头羊以及大量的祭品、贡品也是纷纷的被投入江中。

    ??看着这一幕的刘晋那是及无语也不好出来说什么,这是传统,虽然有些迷信,但还是要尊重,而且进行了祭祀能够让人更加安心,这也是很划算的事情。

    ??南京长江大桥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4000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能够顺顺利利的建成,那自然是千古佳话,要是出什么问道的话,事情可就大了。

    ??献祭完毕之后就开始正式动工。

    ??只见大量的蒸汽机带动的机械开始转动起来,伴随阵阵的汽笛声,滚滚的浓烟冲天而起,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开历史之先河啊,在长江上修建大桥,从此以后天堑变通途,南来北往就方便多了。”

    ??看着眼前贩卖的工地,再看看宽阔的江面,烟波浩渺,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要好好祭祀一番了。

    ??古人对于天地是无比敬重的,纵然是帝王,那也是要称自己为臣,崇敬无比。

    ??这主要还是因为感受到了天地的浩大和自身的渺小,故而才会慢慢的形成了这样的崇敬,眼前的长江,它大明最大的河流,又长又宽,浩浩荡荡。

    ??在这样的大江大河上面建桥,这确实是一件千古壮举。

    ??“走吧,走吧,去苏州、扬州看看,视察下哪里的灾情,然后再去淞沪,听说这金陵的花船都跑淞沪去了。”

    ??朱厚照却是显得没有太多的兴趣,这几天他也比较忙,忙着去孝陵祭祀明太祖,为此还不得不禁欲了几天的时间,因为这样才更加的虔诚。

    ??没办法,要祭祀自己的老祖宗,规矩就是这样,即便是他是太子,那也是要按照规矩来做,这几天可是把给憋坏了。

    ??现在又主持完长江大桥的开工大典,他就恨不得现在立即飞到淞沪这边去,去看看这个江南花船到底是什么样的。

    ??“殿下,那种烟花之地还是不要去,太脏了,会有各种传染病的。”

    ??刘晋一听,顿时无语了,烟花之地还是别去了,后世螨清就有一个皇帝因为逛青楼得了病英年早逝了,你可别乱搞,不然自己怎么向弘治皇帝交代啊。

    ??第1662章 血吸虫病

    ??苏州,刘远和朱厚照正微服私访,准备看看江南水患的治理情况。

    ??今年江南水患,北方大旱,南涝北旱,而且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涝都是属于几十年一遇的那种,持续时间久、灾情凶猛、危害极大。

    ??江南这边大量的稻田被淹没,直接导致了大幅度的减产,至于北方更惨,长时间的大旱导致北方几省几乎都没有什么收成,最严重的河南大部分地区甚至于都颗粒无收。

    ??要在放在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纵然是天子和大臣们赈灾有力,恐怕也是要出大事的,不说烽烟四起,饿殍满地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朝廷产粮的地方很多,又通了火车,粮食一车、一车的拉过去,老百姓虽然受灾严重,但不至于没有吃的,生活依然可以的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