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1172章

第1172章

    ??这让他们更加坚信,大明人就是备受神眷顾的子民,而他们尽管祖上和大明人一样,但是因为亵渎了神灵,所以遭到了驱逐,被放逐到黄金洲这样的地方去。

    ??“伟大的太阳神请宽恕我们的罪过吧。”

    ??西洛内忍不住向自己心中的神灵祈祷。

    ??……

    ??金銮殿当中,弘治皇帝和群臣正在上早朝。

    ??“陛下,这黄金洲两国使者抵达了我们京城,我们大明该如何对待这两国国家,还请陛下示下。”

    ??内阁首辅刘健站立出来,眼看着马上就要接见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的使臣了,这大明和这两国国家的关系却还没有定下来,这可不行。

    ??这以后是将这两个国家当成大明的藩属国来对待呢,还是说当成自己人来对待,又或者是干脆当成压榨的对象。

    ??这都是想要好好商量的,因为这会关系到后面大明一系列的动作。

    ??“诸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对待?”

    ??弘治皇帝微微点点头,看看了看下面的群臣,其实弘治皇帝有点知道他们的意思了。

    ??无非就是看上了这两个国家的金子和银子。

    ??田二牛以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名义征服了这两个国家,不仅仅这一次为天津远洋贸易行带回来了数以千万两的庞大财富。

    ??而且根据田二牛这边所宣传的,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还要每年开采大量的金银来为自己赎罪,这笔钱当然还是要进入到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口袋里面,也就等于是进入了弘治皇帝、太子的口袋里面。

    ??如此庞大的财富,大明朝廷这边却是连一根毛都捞不到,这可不行。

    ??所以虽然表面上是来讨论这两个国家的身份地位,其实本质上还是讨论这笔庞大财富的归属权。

    ??刘晋他们这些臣子当然希望这笔钱是归属大明朝廷的,国库有钱了好办事啊,他们现在也是深有体会。

    ??别看现在大明国库充盈,收税充足,每年有大几千万银子的税银,可是,现在开支也大了。

    ??弘治皇帝在大明各地兴修水利,修桥铺路,大搞基建,这需要银子,而且需要很多的银子。

    ??朝廷大规模的移民辽东、移民南洋,同样也是需要大量的银子。

    ??总之银子这种东西,越多越好,反正谁也不嫌多。

    ??如果能够将这两个国家每年上交的金银纳入国库的话,那朝廷的财政就更加的充盈了,以后花起银子来就可以更加的大手大脚了。

    ??弘治皇帝其实也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但弘治皇帝也缺银子啊。

    ??海军要建,大明新军还要扩大规模,南洋这边的战事打完之后,接下来就要打西域了,要打通陆地上通往欧洲的道路。

    ??这每年的军费开支可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弘治皇帝一想到都头痛。

    ??这些可都是从弘治皇帝的内帑出的。

    ??弘治皇帝现在都有点恨不得打死刘晋的冲动,兵权是收回来了,但是这军费开支全部从内帑出,这就好比是一座大山压在了弘治皇帝的头上。

    ??田二牛好不容易在黄金洲这边给自己弄到了两个长期饭票,弘治皇帝都已经计算好了,这两个国家,每年加起来给自己贡献给两千万两白银就足够军费开支了。

    ??心里面也是开心不已,都已经想好了,等田二牛他们回来之后,给他们封爵,给自己解决了军费开支的大事,这可是大功劳。

    ??现在好了,朝中的大臣果然是盯上了这一块肥肉,接着两个国家使者觐见的时候来讨论这两个国家的身份地位的问题。

    ??当然了,这也确实是有讨论的必要性。

    ??不过弘治皇帝是不会将到嘴的肥肉让出来的,无论如何也都不会放弃。

    ??“陛下,这两个国家实力弱小,田二牛仅仅靠一万人马就征服了他们,尽管现在看来,他们和我们大明人的长相非常的相似。”

    ??“尽管我们也一直以来都认为他们的殷商后裔,但是毕竟相隔深远,他们又从未接受过孔孟之道的教化。”

    ??“所以臣以为,不宜将他们当成藩属国对待。”

    ??“即便是要将他们当成藩属国,也应该是在他们接受我儒家教化之后,方可将他们当成藩属国。”

    ??弘治皇帝的话刚刚落下,立即有大臣站立出来。

    ??伴随着大明的强盛和持续的对外扩张,现在大明的儒家大儒们也仿佛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有大量的人漂洋过海前往朝鲜、倭国、吕宋这里,在当地成为人人敬仰的夫子,传授孔孟之道,深受大明各大藩属国的礼待。

    ??所以在大明这边,在大明的读书人当中有一种思想正在慢慢的传播开来。

    ??很多读书人觉得在大明这边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还不如去藩属国这里,不仅仅可以受到礼待,更是能够传播孔孟之道,所言所行都在践行孔子教化天下之道。

    ??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在大明这边不好混,还不如去藩属国,不仅仅混得好,有身份、有地位,更关键是还能够有点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思想的味道在里面。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对此,他也是深表赞同的。

    ??自古以来都讲究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的态度。

    ??伴随着大明的强盛,大明也是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推广儒家的孔孟之道,大明的藩属国协议书上面就明确的写清楚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