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670章

第670章

    ??冯相忍不住微微摇头说道。

    ??“单单是买船就要两百万两银子,还有其它各个方面的开支,这人手倒是比较好招募,可是这要分出去一成收益的话,会不会太高了,一年的时间,给个几百两银子就应该能够雇佣到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人吧?”

    ??祝本端也是身边赞叹,接着又非常吝啬的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还习惯于以前的思维,对于那些苦哈哈,底层的人,他们自然是想尽办法去盘剥。

    ??在他们看来,雇人出海,一年给几百两银子那就已经天价了,这还是他们打听到天津这边船员们的薪酬待遇非常高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这个,他们甚至于觉得给几十两银子就足够了。

    ??“该说的我也说了,至于怎么操作那是你们的事情了。”

    ??杜明恩听到他们的话,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东西说一遍就好,至于信不信那是他们的事情了。

    ??几百两银子就想雇佣天津还是学院的人给你出海去黄金洲?

    ??做梦吧,他们即便是在朝鲜、倭国这边走一走,一年至少也要赚几百两银子,即便是负责出海捕鱼的渔船船员,一个个也都是高收入的人群,轻轻松松一年几百两银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刘晋刘公子开的头好,最先带开头,弄出了利益共享的制度,这打鱼也好,出海经商贸易也好,船员们都能够从中分享到一定比例的收益。

    ??因为这个制度,所以少了很多的麻烦,船员们都知道出海打鱼也好,去倭国、朝鲜经商也罢,这赚到的银子越多,他们也可以跟着赚的越多。

    ??自然而然就更用心,也有更有动力,至于出钱的金主们呢,虽然赚的更少了一点,但是也更放心,不用害怕船员们吞了自己的货物和财富。

    ??如此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大家都能够在这个利益链上面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实行共赢,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现在你想去黄金洲赚钱,既然还不想给船员分银子,给的薪酬待遇又低,谁会给你干?

    ??第446章 船的问题

    ??天津。

    ??程伯安、祝本端、冯相、叶礼四人非常悠闲的行走在天津新区的大街小巷,仔细的观察着这座日渐繁华起来的城市。

    ??现如今的天津城,尤其是这天津新城这里,非常的繁华、非常的热闹。

    ??这里高楼林立,周围的建筑几乎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本上都有七八层,七八层的建筑在后世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妥妥的就是高楼了。

    ??天津新城的土地基本上都被刘晋和朱厚照所垄断,所以这里的规划也是整整齐齐的,道路四通八达,全部都是水泥马路,又非常的干净整洁。

    ??街道两旁是酒楼、茶馆、饭店、商铺等等,基本上都大量的运用了玻璃和玻璃制品来装饰,有一种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潮流感。

    ??来到这里,程伯安、祝本端四人都觉得自己是土包子,是乡下来的,没有见过世面一般,好奇的在两边看来看去。

    ??“这天津城果然名不虚传啊,确实是繁华无比。”

    ??程伯安有些感叹的说道,来到这里就好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看的让人眼花缭乱,本来几人衣着不凡,但却是有种土包子的感觉。

    ??天津新城这里的人都流行留短发、剃胡须,流行穿短衣短裤,因为这些都是出海船员们的标配,只要是出海的船员都是留短发剃胡须,穿着短衣短裤(这个短衣短裤其实也是后世的模样的衣服裤子,相对于这个时代的长袍来说就是短衣短裤了,并不是后世的那种短衣短裤)。

    ??因为出海的船员都是高收入人群的代表,一个个都有钱的很,自然而然的也就带动了整个天津这边的风气。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够形成潮流,带动风气。

    ??船员收入高,地位也是渐渐提高,自然也就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

    ??“听说在天津新城这里买套房子都要上千两银子了。”

    ??祝本端也是跟着说道。

    ??“上千两银子?京城的三进的院子也不需要上千两银子吧?”

    ??一旁的冯相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惊呼道。

    ??“是不需要,但天津这边的房子就是卖怎么贵,看到那个广告牌没有?”

    ??祝本端点点头,接着指了指前面街道边一处挂的广告牌,这广告牌赫然是天津地产的广告,上面写着‘月亮湾六期将于十月十五开售,每套最低价一千二百两银子!’

    ??“一千二百两银子?”

    ??“这房子能卖得出去?”

    ??叶礼看着广告牌,整个人都傻眼了,怎么贵的房子,谁会去买啊。

    ??“不仅仅卖得出去,而且还卖的很火爆,听说都要抢才能够买得到。”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月亮湾是整个天津新城最有名气的地方,刘晋和太子在这里都有府邸,云集了整个天津的有钱人。”

    ??“天津那些开工厂、办作坊的,还有各种经商的商人,以及那些出海的海员,他们都有钱的很,都抢着买这些房子。”

    ??“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大明各地的有钱人,这天津的房子啊,水涨船高,价格是越来越高了。”

    ??祝本端笑了笑摇摇头,实在是难以理解,但这些都是他让人打听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