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650章

第650章

    ??刘晋笑了笑,接着又补充道。

    ??这套制度在后世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也几乎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自然是非常多的。

    ??第一个就是成本相对较低,义务兵役制度,因为是义务服兵役,所以津贴等等相对较低,很适合大明朝廷的情况,没多少钱来养兵。

    ??第二个就是兵员丰富,因为每个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所以可以从中选择身体条件交好的来服兵役,另外退伍的士兵也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迅速征召回来,迅速就拉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出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有利于刘晋接下来的计划,一旦大明进行全球殖民,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军队来保驾护航,同样的对于大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需要变的更加彪悍才行。

    ??不然如何去抢夺更多的殖民地,又如何去占住这些殖民地?

    ??大家都说西方人是强盗的后代,这一点根本就没有错,他们就是强盗的后代,正因为是强盗的后代,所以他们做事只看利益,才不会有儒家的那一套虚假,也正是靠着这种彪悍的强盗精神。

    ??所以欧洲人才能够殖民全球,美洲的印第安人其实是相当彪悍的,欧洲人要是不比他们更彪悍的话,这美洲就还是印度安人的天下了。

    ??相比之下,儒家的这一套显然是不适合全球殖民的。

    ??礼义廉耻这一套用在自己人身上就差不多了,对外方面,谁会愿意听你唠唠叨叨的讲一些和自己价值观根本不相同的东西。

    ??对外方面,唯一能够让对方臣服的唯有强大的武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以后要殖民全球,抢占殖民地,干趴下殖民地的原住民,没有彪悍的民风肯定是不行的,这实行义务兵役制度的话,大批退役的军人就可以放到全球去,成为全球殖民和开拓的先锋者。

    ??当然义务兵役制度也是有些缺陷的,比如服兵役的时间太短,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很难学到,在后世,各种各样高科技战争的情况下,那更是如此。

    ??另外义务兵役制度下,有人会逃兵役,不愿意去当兵,很多时候征兵都征不到高素质的兵源,在高科技战争下,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兵源,那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这义务兵役制度存在一个安置的问题,退伍的士兵如何安置,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然,现在是明朝,战争依然还是冷兵器时代,逐渐向这热兵器转变,战争依然谈不上有多少技术性的东西。

    ??“你是说参加你在天津这边开办的天津海事学院来办军校?”

    ??张懋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想了想问道。

    ??“对,按照天津海事学院来办军校。”

    ??“军校专门培养将领和军官,普通的士兵则是义务兵役招募,从而形成新的大明军队,两者相结合之下,必然能够打造出一支强军出来。”

    ??刘晋非常自信的点点头说道。

    ??“军校!”

    ??张懋仔细的沉吟一番,这军校的想法真的破天荒,自古以来只有读书人才上学校,现在竟然要办军校,专门用来培养将领。

    ??“关于军校,其中的教学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忠君爱国教育,就如同读书人一样,要给每一个大明军官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从而保证大明军队对大明天子和大明的绝对忠诚。”

    ??“第二个部分就是知识的教育,一个合格的将领和军官,他必须是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不说博古通今,至少来说识文断字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个部分才是专业的军事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身为将领和军官,必须要精通各种各样的专业军事技能和知识,具备专业的能力。”

    ??刘晋也是将军校的创办理念说了出来。

    ??“忠君爱国~”

    ??张懋仅仅知识听到第一个整个人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来,这军队的控制权为什么会落到文官集团的手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历朝历代武将勋贵篡位夺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慢慢的这些开国的皇帝呢就会想办法去削弱武将勋贵集团的力量和权力,特别是宋朝,老赵家自己的江山都不正,自然也是怕别人学一学黄袍加身,所以这军权也是慢慢到了文官的手中。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用文官来掌军权,皇帝就放心多了,再也不用担心武将勋贵集团来夺走江山了。

    ??但是却因此害了整个华夏,宋朝被元朝给灭了,明朝又被瞒清给灭了,这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重文轻武,文官张军权的好处确实是没有武将勋贵篡位夺权了,但是武人没有地位,没有名将出来,这汉人的江山却又变的无比娇弱,一次又一次被异族入主,在对外方面是越来越不行。

    ??再也无法重新汉朝的雄风。

    ??第436章 深得帝心

    ??这皇帝为什么会更信任文官而不相信武将呢?

    ??除了历史上一次次的武将篡位夺权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儒家这套理论让皇帝很喜欢,像什么儒家三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皇帝就很喜欢这种了,自然也就对文官更加的放心了。

    ??但是事实上文官真的比武将更靠得住?

    ??未必吧,历史上的权臣也不止一个两个,这明朝灭亡的时候,这些文官集团一转头立即就转投新主子去了,也不见的就有多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