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抚宋在线阅读 - 第18章

第18章

    ??“官家呢?”

    ??“官家没有多说别的,只是让西府派人去核验首级,这个态度一出来,那些人便偃旗息鼓了,哈哈哈,诚儿,你是没有看到那些人今日在文德殿上的嘴脸,不亦快哉,不亦快哉!”萧禹大笑着一口将醒酒汤喝干净,将碗重重往大碗上一顿。

    ??“如此说来,便是没事了,大哥这官儿,也肯定是板上钉钉的要升上一升了。”萧诚这才放下心来:“说不定到时候还会回京来接受封赏,我们全家倒是可以团圆了,大哥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回来了。”

    ??“嗯,应当是这个道理!”萧禹点头道。“这可是数年没有的大捷了。”

    ??“不知大人您说的第三喜,是什么?”萧诚接着问道。

    ??“今日去高府一起喝酒的,你可知还有谁?”萧禹得意地一笑,不等萧诚回答,却是直接道:“罗颂罗逢辰。”

    ??“罗相公?”萧诚讶然。罗颂可是东府相公,当朝宰执之一,也正是自己的同窗罗纲罗雨亭的父亲。

    ??“他怎么会去?”

    ??“罗相公今日在席间,开口询问了三娘是否有婚约?”

    ??萧诚一下子跳了起来:“难不成他想给罗雨亭那厮提小妹吗?”

    ??“为何不可?”萧禹有些奇怪萧诚的反应怎么这么大?

    ??萧诚的反应不可能不大。

    ??罗纲那厮比自己还要大,今年都十九了,而自家小妹才十二而已。

    ??第十一章:别无他途

    ??在萧诚看来,父亲眼中的三喜,最多只有一喜。那就是大哥萧定在边疆之上取得了一场大捷,斩首百余的胜仗,是近五年的唯一。这几年来,随着二大王在北疆坐镇,大宋也只是稳定了边疆而已。但辽人利用他们机动的优势,时不时地过来打草谷,却是防不胜防。

    ??一场大胜,足以让大哥再升上一级,成为正儿八经的统制官,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宋中高级军官的行列之中了,倒也可真算是一喜。

    ??至于小妹的事,萧诚内心深处除了怒火中烧之外,大概没有其他的感觉了。

    ??这就像是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照料,长得水灵灵的一朵大白菜,将要被一头哼哧哼哧的大肥猪给啃了的感觉。

    ??要说起来,人家罗纲罗雨亭,也是不错的了。罗家虽然是到了罗颂这一辈才真正的发迹,但人家却是有名的书香世家,比起萧氏,底蕴只会更厚实。

    ??罗雨亭也是一表人才,眉清目秀。才学之上纵然比不得萧诚,明年的进士试也没有希望,但一个举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在汴京,人家罗雨亭,还是年青一辈之中响当当的人物,不知有多少有女儿的人家瞄着他呢?相公家的儿子,而且还是嫡子,纵然不是嫡长子,那也是物以稀为贵的。

    ??奈何对于萧诚来说,他对这个家伙是太熟悉了。

    ??勾栏瓦子里的常客,艳词淫诗的行家里手,年少,英俊,多金,有才,再加上有权,谁不巴结啊?在勾柆瓦子里,那是深受欢迎的青年俊彦啊。

    ??这些个标签,萧诚同样也具备。

    ??只不过与罗纲不同的是,萧诚的心思要深沉得多,更有很多事情不可与外人言,永远只觉得时间不够,永远只觉得必须要做点儿什么才能让自己稍稍安心一些,像去勾栏瓦子或者教坊司这种地方,在他看来,太浪费时间了。

    ??两相一对比,萧诚自然是看不来罗纲罗雨亭了。

    ??不过父母之命,煤灼之言,这罗相公都跟父亲开口了,罗大娘子今天也上门来见了萧韩氏,这门亲事,多半便是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了。作为萧旖的二哥,在这件事情之上,哪里能有什么发言权?

    ??只能在心里发恨,回头要好好地教训一下罗纲罗雨亭。

    ??要是这门亲事真订下来了,自己至少要把罗雨亭那喜欢逛窑子的坏习惯给扭过来,再敢去一次,打断一条腿,去二次,打断两条腿,还敢去,连第三条腿也给他废罗。

    ??“那罗雨亭,最爱逛勾栏瓦子,还搏得了偌大的名声。”萧诚开始给罗纲上眼药,“我看他不是小妹的良配。”

    ??萧禹瞟了一眼萧诚,这个次子在这方面,很是古板,从不去这些地方晃荡他是知道的,也是颇为欣慰的,但同样,他也认为,这是不合群的。

    ??士子风流,这从来都不是问题啊!

    ??“订了亲以后,那罗纲自然也就收了心了。”他不以为然地道:“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而且结了亲,二大王也相应地又在东府之中多了一强援。你可知道,罗颂以前可一直是保持中立不表态的。在东府之中有了援手,则大事可为也。罗颂可比为父年轻不少,又深得官家信任,将来便是首相,也是能争一争的。”

    ??萧诚叹了一口气,道:“大人,正是此人以前从不表态,现在突然与我家结亲,未尝不是有见风使舵的嫌疑,这样的人,心志当真坚定吗?要是将来真有个什么反复,小妹嫁了过去,岂不是要为难了!”

    ??萧禹呵呵一笑:“许叔一直说你是一个可以谋大事的人,我以前还不以为然,现在看起来,许叔还真说得没错。”

    ??一边的许勿言低声道:“二郎少年老成,谋事深远,看事情,常常一语中的,有些事情老爷难以决断,又不方便与家中西席商量的,倒不妨与二郎说一说,毕竟是一家人,血浓于水,多一个人出主意,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