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422章

第422章

    ??在建州案审问至最终尘埃落定,这段时间高澄不止遵循王晞之请在各地开设常平仓。

    ??更按照崔赡所提议,颁行政令:自明年起,无论贵贱,民众可缴纳免役钱免除劳役。

    ??免役钱由中央与地方三七分账。

    ??怎么才七成?七成那是人家的,小高王只得了三成而已。

    ??地方官府使用民力必须按照工期支付报酬,在免役钱中拿大头,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高澄拿了这三成也不是收入自己口袋,也要随时对各地财政进行贴补。

    ??纵使当日崔赡的策论被张贴,所有人都知道免役钱政策极有可能实施,但真到了这一天,关东各地民众无不欢腾。

    ??地方官府滥用民力,过度征发徭役,百姓深受其苦,如今高澄颁行免役钱制度,无疑是一项德政。

    ??高澄在政令中宣布明年起实施,可是各地物议沸腾,无数民众请求免役钱制度自今年始。

    ??原来都是怕地方政府趁着今年还有免费劳役,来一次最后的疯狂。

    ??高澄收到各地民众请愿,也适时做出修改,一年的免役钱为300钱,如今正值四月底,高澄今年就只收三分之二的免役钱,即200钱。

    ??为了号召特权阶级缴纳免役钱,高澄亲自登临户部府衙,向户部尚书崔季舒当场缴纳200钱,免除今年剩余徭役。

    ??虽然小高王也从未服过徭役,高欢发迹前,他才五岁,发迹后,身为特权阶层,更无需为徭役发愁。

    ??与此同时,高欢也派人送了200钱至洛阳,交给崔季舒。

    ??眼瞅着崔季舒那烫手的400钱,一众特权阶级还有什么好说的,人高家父子都特意缴了免役钱,甭管是不是政治作秀,这钱谁敢不掏。

    ??其中高隆之最过火,他有侍中的头衔,于是凭此入宫,从元善见处强要了400钱,作元善见与高皇后的免役钱,一时间舆论哗然。

    ??第二百六十九章 忠臣义士

    ??高隆之威逼天子、皇后缴纳免税钱,这还不够,隔天又进宫城,强迫元善见为宫娥、宦官代缴。

    ??天子自小被软禁深宫,无甚产业经营,囊中羞涩。

    ??本打算要变卖宫中一部分器物补上这数百万钱,却被高隆之拒绝,他最终带了一张由元善见签字画押的欠条出宫。

    ??高隆之出宫城后,以此自得,与亲近说:

    ??‘宫中器物将来皆属大将军资产,如何能任由天子抵债,如今得他一张欠条,将来禅国,以其食邑偿还。’

    ??听听,这叫人话吗?

    ??据说元善见悲愤交加,当场就念了一首诗:

    ??苟利国家……说错了。

    ??是谢灵运的诗作:

    ??‘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散骑常侍荀济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讲了一辈子的君臣之义,从未想过世间竟有如此恶毒的事情发生。

    ??这位当世大儒再也不能忍受天子任人欺凌,于是在一个寻常的清晨,高隆之出府准备往尚书省当值的时候,荀济义无反顾地拦道呵斥:

    ??“人有三纲,君为臣纲,我听闻高仆射本姓徐,祖父徐成曾为常侍,父亲高干亦是郡守,高君世受元氏重恩,不思相报,却欺凌天子,口出狂悖之言,与禽兽何异!”

    ??被骂作禽兽,高隆之并不在意,但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别人提起自己姓徐。

    ??他可是由渤海王高欢亲自录入族谱的渤海高氏子弟,正儿八经的高氏宗亲,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荀济暴扬,当场就破了防:

    ??“真当我不敢杀了你这迂腐老儒不成!”

    ??高隆之怒而拔剑,指向荀济。

    ??荀济凛然不惧,他大声喝道:

    ??“我听闻当年高君求亲于博陵人崔公孝芬,崔公不许,高君于是怀恨在心,与大将军进谗,崔公及膝下五子被杀,高君好杀人,济又怎会不知!”

    ??道路被拥堵,不止围观瞧热闹的路人,也有下马车的京官朝臣,眼见人群议论纷纷,高隆之赶紧转移矛盾:

    ??“崔孝芬谋逆,其人死不足惜,荀济你一个南人,在此挑拨离间,究竟存了什么心思!”

    ??荀济出自颍川荀氏不假,但先祖南渡,世居江东,他与萧衍布衣之交,只是因意气相争,又彼此交恶,后来萧衍掌权,荀济又因一些事情惹恼了萧衍,担心报复,仓惶逃来了北方。

    ??“我为南人,被收容于穷途末路之际,位虽卑,也知感怀恩义,今日所以为此者,尚感忠义而已。”

    ??高隆之到底没有敢当场杀人,倒不是畏惧于荀济的浩然正气,只是这老儒到了北方后,四处讲学授徒,燕赵之地的儒生多是他的学生,得了诺达的名声。

    ??真正让高隆之投鼠忌器的是,高欢曾与人说:

    ??‘我爱济,欲全之,故不用济。’

    ??高欢就是清楚荀济愚忠于君臣之道,不用荀济也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让高隆之欺负元善见,他不带半点犹豫,可要他杀一个高欢要保的人,借高隆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命令家仆将荀济驱赶走,高隆之也没心思去尚书省了,直接转道往中书省寻高澄哭诉。

    ??高澄哪舍得让自己的老宝贝受委屈,他就不明白了,这些元氏死忠怎么就不愿体念一点国家不易。

    ??不就是让元善见代缴宫人免役钱么,这么做不还是为了让权贵代缴奴婢免疫钱,逼迫他们进一步释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