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122章

第122章

    ??高澄领着侍卫将高季式送出城南平昌门,道别后,又转向城东大营,视察留守士卒的训练情况。

    ??斛律光得知高澄来意,赶紧命人召集两人部曲。

    ??高澄与斛律光站在高台上,台下是排列齐整的一万州郡兵。

    ??上了战场是什么表现暂且不知,但至少现在看起来像模像样。

    ??斛律光请求高澄发号施令,随着高澄一声令下,一场临时大演武正式开展。

    ??最先开始的依旧是定靶步射,斛律光不愧神射之名,经他操训两个月,全军总体由先前十中三,提升到了十中五、六,甚至有一部分士卒能够达到十中七、八的标准。

    ??高澄点头之余对随行的军中文吏们说道:

    ??“你等去将十中七、八者单独登记造册。”

    ??南征时候,各部弓手稀稀疏疏的箭矢可满足不了高澄。

    ??搜刮寺庙财物后,定要充实武备,多造箭失,往后遇敌,也不废话,先齐射几轮再说。

    ??谁不想学袁绍威风凛凛的喊上一句:

    ??‘看谁人能抵住我这箭阵!’

    ??步射之后便是高澄想出的步战法子,一万士卒分为十军,使用木棍两两对战,木棍一端被浸染了颜料的粗布包裹,身上沾了颜料之人即算阵亡。

    ??高澄又命人牵了一群肥猪进营,激励众人道:

    ??“今日步战操演,获胜五军可食肉三日,落败五军必须看着胜者食肉。”

    ??这主意有点损,没肉吃也就算了,还得看着别人大快朵颐,堪称双倍折磨,但确实充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

    ??随着步战开启,校场顿时闹哄哄的。

    ??“我都捅到你了,你怎么还能还手!”

    ??“我临死换命不成吗?”

    ??“哎!你往哪捅啊!我还没有子嗣呢!”

    ??“你小子别照着头打呀!会出人命的!你还来?我跟你拼了!”

    ??这一幕幕,哪像是两军交战,分明是两千人规模的械斗。

    ??高澄咳嗽了几下,强掩尴尬,笑道:

    ??“短兵相接,重在气势,将士们都很有精神嘛。”

    ??众人也纷纷附和。

    ??眼见第一场交手,不少人头破血流,高澄又重申,不许照着脑袋打。

    ??这场步战操演,他已经放弃了,只要不死人就行。

    ??果然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五场交锋先后有了结果,胜者喜悦,败者丧气。

    ??高澄宽慰败方,大声说道:

    ??“你等不必气馁,好生研习武艺,往后每半月演武一次,还怕少了肉食。”

    ??闻言,全军欢呼。

    ??州郡兵的生活着实窘迫,虽然免了赋税,但平日里军中只管一份温饱,改善伙食的机会确实不多。

    ??高澄这时候也拿到了文吏们登记的步射成绩出色者的名册。

    ??合计共有一千六百余人。

    ??高澄翻看后,将名单递给了斛律光,嘱咐道:

    ??“还要劳烦明月为我再练四百善射之人,我意组建神臂营左右二军。”

    ??斛律光接过名册,信心十足的应下了这份差事。

    ??高澄见附近没有旁人,又轻声夸赞道:

    ??“之前我在明月与孝先之间犹豫该由谁来肩负重任,为我练兵。

    ??“我与孝先虽是表亲,但情义不及明月深厚,这才将一万士卒托付于你,明月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对练兵之道并不熟悉,一切就交给明月了。”

    ??斛律光听说自己在高澄心里踩了段韶一头,不管这话是真是假,他脸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世子但请放心,我必定练出一支骁勇之士,回报世子信重。”

    ??段韶、尧雄、慕容绍宗三人的部众跟随高澄南下,奔波劳累,早就被遣散了部曲,放他们休息几日,与家人团聚,因此营中独有高澄与斛律光的部队。

    ??此间事了,高澄也动身回城,倒不是他不愿再练马战,可这群苦哈哈,哪是骑过马的人。

    ??先把步战的基础打好,等日后马匹富足了,再安排部众学习骑术也不迟。

    ??高澄回到洛阳城,并不急于前往尚书省处理政务,径直去往设在渤海王府周边的听望司府衙。

    ??听望司在信都设立后,府衙跟随高澄数次搬迁,先去了沧州,又搬至邺城,最终在洛阳扎稳脚跟。

    ??如今洛阳府衙前身是一位死难于河阴的宗王府邸,被捐献给寺庙,高澄入洛阳后,为了展示自己不取分毫,特意花大价钱买下。

    ??随着听望司深度参与高氏崛起,名声也越来越大,其他势力也在组建自己的情报机构。

    ??时常有关西、南梁的探子被搜捕,抓入府衙地牢受刑,获取情报。

    ??高澄知道后,特意叮嘱留下性命,说不准将来还能换取彼此被俘虏的探子。

    ??纵使被赎回来的探子不能再继续任职,但也可以给予一份体面的营生,算是对深入敌后的回报。

    ??高澄走进大堂,众人虽忙碌,可在赵彦深的指挥下倒也有条不紊。

    ??看见高澄,纷纷停下手中工作,向他见礼。

    ??“你等自行其事,无需理会我,彦深,你随我去偏室议事。”

    ??说罢,转身便去了大堂偏室,赵彦深也匆忙放下手中文书,紧跟上去。

    ??偏室内,两人对坐,高澄将抑佛的打算全盘托出,赵彦深当即赞同,高隆之兴建庙宇一事,本就是他禀报的高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