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494章

第1494章

    ??刘协绝不想做那样的笨蛋。

    ??——

    ??虽然意见各有不同,但目标却基本一致,甚至有不少观点都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实学,加大对各种学堂、工坊的建设。

    ??穷山恶水出刁民,教化的基础是温饱。提升地方经济,让普通百姓都能吃上饭,穿上衣,才有机会谈教化、谈发展。

    ??这一点在零陵这样的江南山区更为明显。

    ??因为耕地少,户口有限,更需要教化,将人力变成人才,以质量来弥补数量的不足。

    ??目标一致,就算有分歧也可以协调,最终形成一份大家都能认可的方案,作为开发江南的纲领,由司徒府进行分解,并安排各郡县执行。

    ??对于交州平定之后孙策部的动向,则由太尉府进行综合考量,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有些事情,还要与孙策本人商量,毕竟他才是前线将领,熟悉情况,绝非刘协等人坐镇后方可以相比。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孙策及其身边的谋士、将领的战略水平的一次考核,看看有除了战场之外,其他方面有没有进步,能否承担起将来开拓海外的重任。

    ??之前刘备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海外建国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桓阶曾是孙坚所举孝廉,对孙策的行动更为关注。他觉得孙策身边有张纮,战略、战术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倒是能胜任太守、县令长的人却不多,将来地方治理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从长远考虑,或许可以从中原选拔一批通晓吏治的官员,随孙策出海。

    ??同样从中山国的经验来看,将来肯定会有人出海,谋求发展,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吏治培训,还是以家传或者个人悟性为主,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如果能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培养他们对朝廷的忠诚,非常有必要。

    ??刘协觉得有理,吩咐人记下来,回去后再与三公商量。

    ??君臣等人说得投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着眼于现在,有的着眼于将来,有的着眼于一隅,有的着眼于全局,皆有可取之处。

    ??负责记录的太史手不停挥,记下了一大叠文稿。事后刘协翻阅整理好的记录,才意识到他们说了那么多内容,简直可以出一部书了。

    ??一想到这些,刘协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蔡琰。

    ??她回亲省亲快一年了,不知道近况如何,有没有遇到麻烦。

    ??离开南阳之前,她已经有了身孕,算算时间,现在也快要临盆。对她那样的世家子来说,未婚生子,必然要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按照计划,她应该深居简出,尽可能避免与别人见面,但凡事都有万一,谁也不敢保证一点风声也不透露。

    ??如果消息泄露,她那敏感的文人性子能承受得住压力吗?

    ??刘协越想越担心,亲笔写了一封信,准备派人送往陈留。

    ??信还没发出去,行在就来了一个人,名叫阮瑀,自称蔡邕弟子,带着蔡琰的推荐信。

    ??刘协第一时间接见了阮瑀。

    ??蔡琰伴驾这么多年,很少推荐人,尤其是蔡邕的弟子。尚书台有一个叫路粹的尚书郎,功业心比较重,多次想请蔡琰推荐,蔡琰却嫌他人品有问题,不肯出面。现在主动推荐阮瑀,恐怕不仅仅是阮瑀人品好这么简单。

    ??文人多虚伪。刘协对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汉末文人的人品从来不抱太高的希望。

    ??王粲就是典型,刨去家世带来的加成,他们未必就比路粹、丁冲等人高尚。

    ??这个阮瑀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拒绝曹操的征辟,甚至为此逃进深山,还闹出了曹操放火烧山,逼他出仕的轶事,做出一副清高的模样,最后还不是大唱赞歌,写诗拍曹操父子马屁。

    ??打开推荐信,看到熟悉的字迹,刘协嘴角带笑。

    ??母子平安。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闭门谢客

    ??上个月,蔡琰生了一个儿子,还没取大名,只取了一个乳名,叫阿董。

    ??刘协一看就知道,这个阿董来自于“他”曾经的名号——董侯。

    ??“他”出身不久就丧母,由祖母董太后抚养成人,所以被人称为董侯。兄长刘辨则因为寄养在史道人家,被称为史侯。

    ??蔡琰为孩子取乳名阿董,就是在暗示他的生父是曾经的董侯。

    ??因为某些原因,这个孩子不能姓刘,也不能公开他的生父是谁。

    ??至少在中原的时候不行。

    ??刘协原本是打算等到了西域再让蔡琰受孕,但蔡琰已经二十六七,之前又没有生育过,真要等到西域,恐怕要三十出头,是妥妥的高龄产妇,危险性大增。为了她的安全着想,只能行此下策。

    ??母子平安就是最大的目标,其他的就顾不上了。

    ??刘协打开书信,细谈蔡琰的书信。

    ??虽然蔡琰很克制,但刘协还是从中读出了不少儿女情长。大半年的别离,似乎让蔡琰的感情更加热烈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念真挚而动人。

    ??书信的最后,蔡琰提到了阮瑀。

    ??阮瑀是蔡邕弟子,虽说难脱文人习气,但才华出众,文笔堪比陈琳。更难得的是,他还有着文人中不多的悲悯气质,对普通百姓有着更强烈的关怀,合乎天子爱民的仁德。若能随天子左右,必能有所助益。

    ??看到这一点,刘协算是明白了蔡琰推荐阮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