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英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1477章

第1477章

    ??“这很容易。”谢罗夫大将笑了笑,“其实大多数的情报人员,根本不是什么身居高位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是服务员,工人、甚至是无业人员。绝大多数的情报也价值不大,都要经过分析才能互相佐证。”

    ??“既然这样就简单了。法国现在深陷街头政治,我们有动作还是没动作,英美都会说这是苏联发起的阴谋,所以我们只要小心一些,借用街头政治的混乱环境藏好,为什么不把水搅浑呢?”谢列平说到这的时候,冲着赫鲁晓夫请示道,“当然,对街头政治的看法,我可能说的不对,毕竟我没有经历过当初的斗争。”

    ??谢列平固然是有些恭维,但这也是一个事实,赫鲁晓夫虽然进入苏共并不算特别早,但是并不缺乏和政府对抗的经验。

    ??年轻时候的赫鲁晓夫,在顿涅茨克做矿工,彼时,西伯利亚连纳金矿的六千名矿工因不堪遭受资本家的欺压和凌辱举行罢工,遭到了沙皇宪兵部队的残酷镇压,五百多名矿工被打死打伤。

    ??这一暴行像飓风一样冲破了斯托雷平改革所造成的沉静气氛,帝俄各地的罢工斗争迅速掀起,彼此呼应,赫鲁晓夫等人也组织了所在工厂的罢工斗争,这次罢工同样遭到了军警的镇压,赫鲁晓夫等罢工领袖也因此被厂方开除。

    ??历经白军肆虐,德国干涉军进攻,还有协约国封锁,赫鲁晓夫的斗争经验也是足够的。

    ??谢列平此时的话,让赫鲁晓夫想起来了当初的光辉岁月,事实上他确实曾经在法国人的矿井当中工作过,帝俄时期,法国是帝俄的主要投资者,为了拉住帝俄,方便东西夹击德国。

    ??“街头政治,要讲究方式方法,就像是舒里克所说,这里面的门道很多。”被戴上了高帽的赫鲁晓夫,显现出来了一副老革命者的口吻。

    ??本来赫鲁晓夫是不想掺和进去的,就如同克格勃的消息,法国首都巴黎是北约总部,境内还有大量美国驻军,街头政治极其容易落人口实,借此镇压。

    ??成功率几乎是没有,苏联声援不会有什么好处还可能惹一身骚,赫鲁晓夫采取了保守态度,就是单纯的叫谢列平来一趟讨论讨论。

    ??但被提及了在帝俄时期,他这个第一书记领导工人和帝俄对抗的经历,在看看现在法国的局势,赫鲁晓夫忽然觉得谢列平说的对,这明明是帝国主义自己漏出来的破绽,为什么要视而不见?

    ??反战也是被清算的理由?根本就没有这个道理。美国此时的角度应该比苏联更加为难才对,思来想去,当前法国的内部冲突,优势在我。

    ??当前苏联领导层,领导过街头政治对抗帝俄政府的人已经不多了,恰好,赫鲁晓夫这个第一书记就是,这可以说是赫鲁晓夫还算专业的领域。

    ??谢列平的一席话,让赫鲁晓夫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优势在我。”乘坐彗星客机降落在巴黎机场的艾伦威尔逊,心怀感恩,革命老区的机场人员仍然坚守岗位,没凑热闹去游行抗议。

    ??在法国国是纲要当中,西班牙和意大利作为拉丁文化的国家,对法国极其重要。

    ??两国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此时的艾伦威尔逊还不知道,有一个天大的人物刚得出优势在我的判断,跃跃欲试要给团结的自由世界上上眼药。

    ??有的时候,命运会让一个人做出不想面对的选择,就拿哈罗德·威尔逊来说,作为新上任的外交大臣,他当然也要把美国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对象,好来彰显英美特殊关系。

    ??但是他没有想到,竟然是以这样的环境完成出访,刚刚坐上外交大臣位置的哈罗德·威尔逊,不得不承受一个难度颇高的考验。

    ??同美国讨论关于当前法国政局的事,必要时候采取共同立场,可现在的美国也处在焦头烂额当中,前几天,美国第七舰队被一番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操作搞的很难为情。

    ??美国不承认十二海里领海的主张,恰恰这个本来源于冰岛,现在被欧洲殖民国家使用的概念,被某大国火速跟上。用在了上门挑衅的第七舰队身上。

    ??哈罗德·威尔逊访问华盛顿的时候,正是有人不给地球第一大海军面子的新闻发酵之时,他不得不小心应对,防止英国被美国拖下水。

    ??工党避免了参加朝鲜战争,是工党一直以来宣扬的功绩,作为工党政府的外交大臣,哈罗德·威尔逊可不能在这种场合犯错误。

    ??“欧洲比什么地方都重要。”面对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时候,哈罗德·威尔逊一脸的凝重,表达了对法国局势的担忧,欧洲的安全需要英美两国的共同努力,而法国的安全是欧洲安全的核心。

    ??“哈罗德先生,美国也认为欧洲的重要性高于其他方向。”杜勒斯一脸的愁容,连和哈罗德·威尔逊对话的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

    ??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只不过媒体上吵的热闹,对他本人来说,有一件事比太平洋对岸的事情更加重要,那就是古巴的局势已经引起了华盛顿的担忧。

    ??从两年前,古巴的局势渐渐失控,美国支持的政府军渐渐落入下风,去年夏天,古巴革命者发布土改宣言,据这些文件,解放区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革命的社会基础扩大了。农民、工人、大学生等纷纷参加起义队伍。

    ??卡斯特罗借此把游击队改编为起义军,有了几千人的武装力量。现在的古巴亲苏力量已经成长为了心腹大患,就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