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争魏在线阅读 - 第1229章

第1229章

    ??政、治往往就是如此残酷。

    ??很快,唐芳的各种信息递到杨峥面前。

    ??此人居然也是青营出身,当年庞青督镇扬州的时候,提拔的他。

    ??治理舒县期间颇有政绩,招抚百姓,劝课农桑,两三年间,当地便欣欣向荣。

    ??难怪卫瓘支支吾吾的,说那句奇怪的话。

    ??原来此案又牵涉到庞青。

    ??如此一来,就又是卫瓘一系的人马跟青营的人在暗中较劲了……

    ??这些年两边就没消停过。

    ??庞青去了安北都护府,但暗斗并未因此停歇。

    ??“卫令君这些年已经在忍让青营,只是青营的人似乎不愿放过卫令君。”杨旭身为太子,这几年自然接触到一些内情。

    ??“难道你不觉得是卫瓘在借此事打压青营?”

    ??“应该不是,杜公镇守西域之后,卫令君位极人臣,没必要把自己卷入清查关东的国家大事之中,若被人抓住把柄,必是身败名裂的结局。”杨旭分析道。

    ??以现在卫瓘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去做这些小动作。

    ??杨峥揉了揉额头,心中一叹,争来争去,为的就是利益,也不知道他们为何不能等一等,卫瓘已经老了,即便位极人臣,又能持续几年?

    ??过几年庞青从安北都护府回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大秦核心权力圈。

    ??除非……对方想一石双鸟,把庞青也弄下去……

    ??事情很明显,此案牵扯到庞青,那么肯定也会把卫瓘卷进去……

    ??其实这几年卫瓘已经多次请辞,是杨峥坚持让他留下来,鲁芝早已年迈,杜预去了大宛,庞青去了漠北,索靖能力稍稍差了一些,所以需要卫瓘主持大局。

    ??“一件件的来吧,先查老三的事,然后再查唐芳,不能被他们带偏了,当务之急是清查关东。”杨峥嘴角溢出一丝冷笑。

    ??看来任何时候,都不缺野心家。

    ??第九百四十六章 治吏

    ??锦衣卫效率极快,明察暗访,一个半月,他的问题就基本清楚了。

    ??十六条罪状,七条确凿,五条是凭空捏造,四条死无对证,有很大可能是别人把门客犯的事强加给了他。

    ??而七条确凿的罪状,无非是淮王府超规格,兴奢侈之风,杨宏酒后失言等等作风问题,几起命案都是手下门客嚣张跋扈,借他的名号干的。

    ??到了杨宏这个地位,还用得着去欺男霸女?

    ??不知有多少人摸着门路往他床上送女人。

    ??而杨宏一直以来对女色兴趣不大,喜奢侈、好排场,很可能对美酒和五石散的兴趣还在女人之上。

    ??他固然有问题,但也不是罪大恶极的那种地步,还没发展到畜生级别。

    ??杨峥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

    ??当然,锦衣卫有可能偏向皇室,宣义司、御史台查到的东西相差不大。

    ??如果此事不卷入清查关东里面,倒是可以轻轻放下,下诏申斥一番,然后施以小惩,但既然卷了进来,就要给天下做一个示范。

    ??毕竟杨宏确实犯了错,管不住手下门客,罪责就在他身上。

    ??杨峥下诏废除杨宏的淮王爵位,贬为庶人,回太学禁足五年,淮王府的门客,一个都不放过,全部下狱,交由锦衣卫审查,里面肯定有线索。

    ??关东的官吏不是想让杨宏当挡箭牌吗?杨峥就把这块挡箭牌拿掉。

    ??连大秦的亲王都说废就废了,天下还有什么人动不得?

    ??此举恰恰能说明杨峥的决心。

    ??以前总有种心力不济之感,除了这档子事之后,杨峥感觉全身都来了精神,看来骨子里,自己是个好斗的人。

    ??人活着,其实就活一口心气。

    ??伟人说过: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自己能走到今天,不就是凭着这口心气?

    ??人只有在奋斗的时候,才会觉察出自己活着的意义。

    ??以前斗的是郭淮、邓艾、钟会、司马昭、司马炎,现在斗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股势力,一股试图复辟的腐朽的势力。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杨峥情不自禁的涌起了伟人的诗词。

    ??那么多诗词,也就记得沁园春和这首浪淘沙。

    ??一旁的秘书郎李密一怔,然后匆匆挥笔记录。

    ??拿掉了淮王杨宏,清查关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越来越多的官吏被清查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真正掌握地方政治生态的,不是朝廷委任的官,而是地方上的吏。

    ??官员大多是流官,不会本地人当本地官。

    ??但吏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由当地有权有势有背景的人担任,很多并不在朝廷的编制之内,也不领俸禄,所以他们的收入来源只能是巧取豪夺。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衙役……

    ??下面的人不配合,阳奉阴违,县令也只能干瞪眼。

    ??当然,两汉时期,无论是地方上的三老,和府衙中的各种差役,基本还算合格,因为有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

    ??《汉书·高帝纪上》,高祖在汉二年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

    ??颁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